今天主要讲三件事情,7月的物价波动、地方债大规模启动和新房去库存背后的楼市问题,跟大家生活息息相关。
第一件事是国统局发布了最新CPI数据,7月通胀,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,都上涨了0.5%,大超预期。
有人说,这个数据很亮眼,创下了今年3月份以来的新高,说明我们走出了通缩环境。。。
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啊,这一次主要是猪立了大功,猪肉走出了猪周期,价格开始反弹,7月份上涨了20%多。
其次因为全国各地高温影响,整体食品价格都出现了上涨,比如菜价上涨了3.3%,水产品上涨了1.2%,烟酒上涨了0.2%等等。
除此之外,上涨幅度最大的是中药、旅游和教育。
中药材跟菜价一样,也是因为极端天气的影响,各地暴雨、高温不断,产量锐减。
旅游是因为7-8月份,学生都放假了,家人怎么都得带着娃出来逛一圈,涨涨见识,供需两旺下,价格就起来了。
教育这次同比和环比都上涨了。其实前段时间我专门写过,今年全国各地财政收入压力比较大,对之前打压的教培行业都偷偷放开了。
之前是有一个举报一个,假期开班的都要挨整,但我听朋友说,现在很多机构都忙着扩招老师和学生,到处开分店。
没办法,教育是刚需,而且经济越不好,家长越是迷恋卷教育,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,就能从大环境压力中跳出来。
今年全国各地的学区房也卖得挺好的,尤其北京,隐约又在鼓励高价学区房,取消了限价,还变相减弱了教育均衡的力度。。。
而且8月3号,国务院发布了《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意见》文件中,还特地强调:
要激发教育和培训消费活力,推动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、社会组织开放优质教育资源,满足社会大众多元化、个性化学习需求。
虽然强调了非学科类,但按照当下对于经济的诉求,各地对学科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也是趋势所为。而且看到这里,就能理解为啥新东方俞敏洪要放走董宇辉了,其实早在内部得到了消息,电商对于教育来说,来钱还是慢了一些。
7月价格跌幅比较大的,是汽车、鲜果、食用油和牛羊肉。
昨天我去超市买水果,惊呆了,阳光玫瑰葡萄,只要十块钱一斤,要知道这玩意曾经最高卖过100多元一斤。还有西瓜、荔枝、蓝莓、樱桃等国产水果都比去年便宜。
我问了一个这方面的专家,他说,一方面是种植技术升级了,今年日照强,产量提高不少,另一方面,买水果的人不如去年多了。
为什么不多了,可能也跟收入有关系,都觉得水果贵,那就少吃点儿,你少吃我少吃,需求不够,价格就下来了。
汽车价格下跌,是因为厂商产能过剩,都在打价格战,食用油是因为前几天的油罐事件,很多人返璞归真去村里打散油,或者买个家用榨油机,自给自足了。
而牛羊肉,全是因为产能过剩,内蒙古那边从去年掀起一波养牛热,村里面家家户户搞几头牛,跟当初伊利蒙牛兴起时,养奶牛一个道理。
散户养殖大规模扩大,2023年,大量肉牛相继出栏上市,牛肉产量达到历史新高753万吨,同比增长4.8%。
再加上进口牛价格也在下降,而且很多都比国产的好吃,对国内牛肉市场价格打击严重。
所以今年可以总结为,刚需型消费价格稳中带涨,而像水果、牛羊肉,这种稍微带点儿改善型的消费,就会下降。
主要还是经济问题,缩预期强化,大家花钱都比较谨慎,甚至交通运输局刚刚还公布了一组数据,说网约车市场已经饱和了……
内需走弱,就必须要花大力气去鼓励刺激消费。所以当下8月非常重要,可以说是拉内需的紧要关头。
首先央行放出口风,要把维护价格稳定、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重要考量,意味着还要继续降低利率水平,民间借贷成本会接连创历史新低。
其次全国各地开始进入发债高峰期。
数据显示,从7月29日到8月11日,两周内,全国新增地方债发行量高达3288亿,创半年来最大增幅,同时国债发行继续提速,8月普通国债发行规模比上个月大增30%。
据华西证券研报预估,8月份政府债经发行量将达到1.8亿左右的规模,料创全年最高。
政府发债,就是通过财政政策进一步发力,给市场注水贯通经济,这种方式,比四万亿计划这种以信贷放水更直接有效。基本是在摸着日本过河。
债券资金主要投向还是大基建,其次是民生和消费。
前几天跟大家讲,目前中部六省都在挖大运河,结合高铁编织内地物流网,钱基本都来自于这里。
其次要通过消费券的形势,广发于全国各地,国务院发布了《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意见》文件后,文旅部马上就跟上:
鼓励各地制定实施景区门票优惠、文旅消费券、满减优惠等多样化惠民举措。
不出意外,8月后,“以旧换新”和“消费券”两大刺激内需的战略性措施会携手登台,就看力度如何了。
人民币这几天还在持续拉升,兑美元已经到了7.17左右的水平。很多人问这对我们有啥影响。
除了去国外消费,能兑换更多外币以外,汇率升值,央行的货币操作空间更大了,结合发债情况,8月-9月份很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降息降准。
整体来看,接下来资金供应会非常充沛,央行和地方会不遗余力把钱砸进市场。
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信号是,深圳也开始收购商品房转保障房了。
要知道一线城市,是根本不用入局的,而现在大批量收房,其实也在有意消灭库存,拉房价。
深圳承担历史任务、改变房价预期的角色,可能还会继续登台上演。
最近还发布了《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》,对户籍进行了历史性的改革,对农村人口开放所有城市资源,而目的就是为了让2.5亿农民工进城落户,扛起新一轮房地产需求。
当然农民愿不愿意进城,我觉得并不源于几个文件和几个政策,而是这个城市是否能带来更品质的生活,以及远超于农村的收入。
本质上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逻辑。
不过从这一系列的文件可以看出,经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似乎更明白了人民的重要性,也明白了大众内心真正的诉求和需求,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,这都是一件好事。
“国以民为本,社稷亦为民而立”,这句话,千百年未变,后千年也不可能变,关键时候拧成一股绳,才能破局。